在讀著一篇文章---〈減得越多,加越多分〉的同時,電視上正好播出著一個纖體廣告:一群穿著啦啦隊服的女孩子正在愉悅地跳著舞,一個胖女孩看著她們,眼神充滿羨慕;最後她向老天祈求:「神啊!請賜給我窈窕的身材!」祈禱完後,上帝降下一道白光將胖女孩變成一位身形婀娜多姿的瘦女孩,原本唱著「肥肥我不愛」的啦啦隊女孩們此時也都靠過來發出各種羨慕的聲音。



諸如此類的訊息,透過生活裡各種五光十色的媒體(包括聲音、影像、文字)強力放送,在不經意之間悄悄地讓我們把這些充滿了刻板印象的訊息視為理所當然。而〈減得越多,加越多分〉這篇文章裡引用了古德曼所說,「娛樂業最成功的地方便是輸出焦慮的能力,我們讓每個地方的女性對自己的外表變得很不滿意。」是的,我們這些女人們漸漸地因為這些「再三提醒」的訊息,不自覺的感到焦慮、不安──「減肥」當下變成女人們唯一的生存目的。



但是我以為,真正的危機並不止於此。透過與女性朋友們的談話,其實可以發現,許多女性未必是認為自己的身材不好而試圖去減肥,反倒是由於自己的男朋友在言談之間透露出對「窈窕身材」的傾慕所致。也就是說,這些廣告不止帶給女性焦慮,同時也說服男性「什麼樣才是迷人的身材」。對於女性而言,這其實是雙重壓迫。就以最近占據媒體大幅版面的模特兒「林志玲」為例,她之所以能夠得到這樣的待遇,說穿了還不是因為她完成了很多現代男性、女性的價值觀───身材姣好卻又同時擁有優秀的頭腦。



但為什麼只有女性必需肩付這麼一個重大任務呢?如果用「陰謀論」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那麼這一切就可以解讀成「男性希望女性擁有好頭腦,卻又恐懼女性發揮所長導致壓倒男性,所以希望女性專心在修飾自己上。」不過,也許是關於女性的商機漸漸已達飽和,現在也可以發現愈來愈多的廣告以男性們為主要訴求對象,在這些廣告裡,我們也可以發現男性們的焦慮包括身高不夠、加強性能力…等等。而這一切,完全是性別刻板印象發揮作用的結果。在媒體的作用下,女性漸漸被簡化成只關心自身的美麗和愛情,而男性則只觀注工作與權力。



回頭來看看自己,我當然也羨慕那些瘦女生,但是我卻不想因此喪失了享受美食的權力。只要我健康,即便我的身材再怎麼不完美,距離標準腰圍仍有很大的空間,我寧可節省那些減肥所需花費的時間金錢心力,來享受人生其它的樂趣,而不是為了別人的眼光、社會的價值觀以及男人的審美觀來過生活。所以我雖然胖,只要活得很健康、吃得很開心,這樣不就好了嗎?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schildr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